close

用桌遊陪伴孩子面對學習抗拒

臺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林家弘心理師

(本文內容涉已徵詢個案同意)

隨著十二年國民教育正式上路,多元面向的升學評量比序,使孩子們產生一種普遍的想法,認為自己即使不用努力學習學業科目也絕對有學校可念,也使許多原本學習意願興趣就不高的學生們有更充足的理由說服自己或家長可以不用面對學科,這也成為許多面臨第一屆12年國教的父母們的焦慮來源。教育制度的缺陷勢必需要修改調整,但制度調整的速度往往需經歷漫長的時間,而孩子的成長並不等人,本文是從心理諮商遊戲治療的概念為出發,提出一些方法與建議,邀請父母一起思考如何陪伴孩子面對學習興趣低落、挫折、甚至是抗拒的狀況,親子一同來面對挑戰。

首先,我先分享一段我自己陪伴一位青少年面對「數學落後」這問題情境的故事,接著再向讀者解釋我採取用桌遊來協助該少年背後的概念,並提出幾點建議供讀者作為借鏡參考,希望大家也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桌遊或遊戲來陪伴孩子面對學習問題。

少年國小時數學成績維持在85分上下,上國中後,數學成績大幅退步,並開始出現抗拒學習數學這科目的狀況,在經歷過補習班與一位家教都無起色之後,在他人轉介下與我相會。

我花費4次與少年進行諮商會談,目的是想解他與數學的抗拒關係」是如何產生,發現他遭遇的問題情境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是學習認知層面,孩子對國中數學內容理解感到困難,尤其是「符號代換」的運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解方程式,無法理解老師講授內容以及運算規則讓他倍感挫折;第二是情緒層面,情緒是人遭遇困難時最明顯的訊號,舉凡挫折、沮喪、憤怒、……都可以視為是孩子在告訴我們他正遭遇挑戰,若能藉此深入了解情緒背後的想法並協助孩子覺察自己如何因應問題,問題可能就有解,即解鈴還需繫鈴人之道理。我切入詢問挫折是如何而來,發現少年他認為學校數學老師的要求,對他來說根本是無法達成的目標,老師僵固的標準,忽略個別差異,每位學生都被要求完成同樣的目標與標準,這讓他一再失敗挫折而產生低自尊,並對老師不合理的要求感到憤怒。

少年因未被正視的情緒而在行為上產生了變化,一個是他將對學校老師的怒氣轉移到數學老師」這角色上,只要是數學老師都讓他覺得討厭,間接地,影響與補習班或家教的師生關係,也讓學習變得無效;第二個變化是,因為自己一再的失敗挫折,挫敗感讓他認定自己是「沒有數學能力的」,因而對數學萌生放棄的態度。兩種變化共同作用下,讓他變成想到數學就討厭,看到數學老師就防衛的狀態,變成家長老師眼中抗拒防衛數學的孩子。同時,補習班與家教老師只著重在教學方法上的問題解決策略,反而增強孩子的防衛心態與扭曲信念,讓少年覺得老師在逼迫強迫他,問題因而更難獲得解決,少年、老師與數學三者間的關係陷入死胡同,如此數學的學習狀況當然是難有起色。為解決這困境,我選擇用「遊戲」來告訴少年他是有能力學習數學的。

我選擇一款名為拉米(Lumi)的數字遊戲,是款拆解組合數字的遊戲,我向孩提出遊戲邀請,並強調這是一款數學遊戲”(孩子對數學兩字特別敏感),如此強調的理由是因為我認為當孩子學會玩這款數學遊戲之後,孩子就沒有辦法告訴自己是沒有數學能力的,畢竟,沒有數學能力怎麼能學得會玩數學遊戲呢!,第二個原因是,以國中數學學習內容來說,大致上是學習理解符號意義與運算規則,再進行拆解與重組的過程,因此我認為玩這款遊戲應有助少年符號能力的發展。

在幾次遊戲過程中,少年遭遇困難時的反應,像是挫折、沮喪與憤怒的情緒以及逃避全都在遊戲過中出現,我透過「情感反映」與「行為回饋」兩種諮商技巧,將我看到少年如何面對問題的狀況摘述回饋給他,並同理孩子的情緒與困境,目的是要讓孩子的情緒可獲得理解抒發,而後能覺察自己因應問題的行為模式,當他自己覺得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不適,才能也才會想自己去發展嘗試不同的解決辦法。

經過8週左右的遊戲過程後,再次詢問少年對數學老師及數學的觀感,從他主觀的敘述中發現他對數學的抗拒感已經大幅降低;從客觀事實來看,他的數學成績表現也有大幅進步,月考分數從30幾分逐步上升到60幾分,從比例上來看他學科成績進步幅度接近100%,我也從這角度上給予少年肯定,在最後一次的諮商中,我相當確定他未來還會再進步,但我並不知道會進步多少,但因我確定他解決問題的行動模式已有所改變,也有挑戰問題成功的正向經驗,這些都會成為他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石,便結束這段諮商關係。

我不知各位讀者們看完這故事的想法,但我想要藉由這故事讓各位理解以下幾個簡單陪伴孩子時可以運用的概念:

  1. 遊戲具有讓人放鬆紓壓的特色外,一個人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行動模式也都會在遊戲過程中展現,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玩遊戲的過程,協助孩子覺察自我的情緒、信念及行動模式,進而促發孩子自己發展或調整問題解決的方法。
  2. 「情感反映」與「行為回饋」是遊戲治療中兩種常用的技巧,也很適合父母與孩子互動時培養關係使用。「情感反映」是指把你/妳看到的情緒反應給孩子,例如:遊戲時,看到孩子愁眉苦臉,就可以回應孩子說:「我看到你/妳現在很難過很困惑」,運用這樣的回應來讓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同樣地,「行為回饋」就是將看到的行為回饋給孩子,例如:「我看到妳/你挫折時就會大發脾氣,逃避面對」,目的也是要讓孩子覺察自己因應問題時所用的行為。
  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當他/她發現自己情緒被看見接受時,情緒就會消失無蹤了,接著,才能把精力花在調整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上,而不是把精力花在生氣大家都不懂她/他的困難上面。
  4. 陪伴遊戲過程中,請把孩子他/她當成生命的主人,相信並尊重孩子有自主、自決及思考能力,給孩子多點時間與空間學習思考及嘗試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幫孩子了解自己、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有自發性的嘗試解決問題時給予鼓勵支持、不因沒有效果就批評孩子的行動……這些都是"的方法,目的是幫孩子發展能力面對生命困境,越庖代俎只會讓孩子變成依賴他人幫忙解決問題,因此我也不鼓勵太快給予孩子建議。

每位孩子的差異性很大,因此問題狀況也不可能一模一樣,本文故事的方法對其他人不一定有同樣效用,本文是希望讓父母了解並嘗試不同的方式陪伴孩子面對困境,若讀者家中學子有類似困境,亦可以向坊間心理諮商所、學校輔導中心、或教育局學生諮商中心的心理師徵求諮詢,找出適切的解決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南市諮商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